首页>

装修准备>

公摊面积计算公式介绍

公摊面积计算公式介绍

发布:2020-06-20 14:06:05

公摊面积便是我们所数值的公用建筑面积,在一整栋楼当中,所有的公用产权面积便属于公摊面积,这部分面积包括电梯、楼梯间、公共门厅、垃圾道等地方,这些地方为整栋楼的人们所服务,因此在计算公摊面积的时候必须将这些地方加进去,然后通过水平投影面积公示进行计算。当然,该计算方法非常的难,许多人并不会计算,因此一定要了解一下公摊面积计算公式究竟是什么!

计算公式

建筑面积=套内建筑面积+公摊面积;

公摊面积=套内建筑面积×公摊系数;

公摊系数=建筑总公摊面积÷建筑总套内面积;

套内建筑面积=套内使用面积+套内墙体面积+阳台面积。

面积风险

新启用的《商品房买卖合同》中有附件标明了"公共部位与公用房屋分,摊建筑面积构成说明",但只列明了应分摊的部位及其构成,具体数据仍不确定,所以仍然存在着开发商让业主多摊的可能性。这里我们总结了几招,提供给购房者参考。

第一招:索取公摊数据;

在签订购房合同时,让发展商出示有关计算公摊面积的数据,包括整幢建筑的建筑面积、套内建筑面积之和、不应分摊的建筑面积等基本数据,也可以要求发展商列明公摊公用建筑面积的具体项目以及各项目的面积,这样业主可以通过数据求出公摊面积,以明确自身的权益。

第二招:查阅有关资料;

业主们有权自查或者聘请律师向设计单位、规划单位、测绘部门等机构查阅所购房产的相关文件,比如最终设计图纸或者最终设计方案、最终面积测量报告、各种数据的计算方式及其文件等等。

第三招:在购房合同中约定公摊面积

《商品房买卖合同》第三条和附录二中有关公共部位和公用房屋分摊建筑面积的条款,购房人应当在合同中约定公摊面积的数字,并在附件二"有关公共部分与公用房屋公摊建筑面积构成说明"中,详细约定公摊的具体部位、面积大小。特别是有关共有建筑分摊部位变更的情况,约定得越详细,对购房者就越有利。一旦发生纠纷,购房者就可以以合同约定来保障自己的利益。

万一真的发生了纠纷,唯一的选择就是诉之法律,避免浪费不必要的人力和精力。当然,我们期望的是,随着法律的不断健全,政府监督力度的不断加强,发展商诚信意识的不断增强,普通购房者的权益能得到更好的保障。

非住宅共有建筑面积的分摊方法

针对非住宅共有面积关系复杂、分摊方法不易把握,特提出“先整体后局部,分次计算”的方法。

从设计角度考虑,对非住宅而言,一般情况下其设计功能的最小单位为层,因此,把分摊的最小单位划定为层是合理的。这样,不管每层内权利人是否确定,都能保持其前后分摊界定的一致性。在以层为最小单位进行分摊前,先以房屋划分的功能区为单位对整栋公用的共有面积进行分摊,再以层为最小单位进行对功能区内共有面积的分摊,在这之后当出现因购房者的使用需求而修建割断,形成楼层内新的共有面积时,为能进一步明确各权利人应分摊的面积,应进行第三次分摊,即用割断本层的套内建筑面积去分摊因割断产生的共有面积。若功能区内各层结构完全相同则可省去分层分摊的一步,这样并不会影响计算的结果。用这种方法处理有两个明显的好处:

1、计算过程清晰明了,易于过程表达和判读;

2、在遇到按权利人购买力分割销售时,不会影响已发证房屋的权属登记面积。

从以上四个公示可以得出人均分摊面积为多少,在一般性商品住宅楼中,必须先算出来房屋的面积以及共有建筑的分摊面积,才可以按照比例进行分摊计算。而在多功能综合楼这种建筑当中,人们需要计算出不同功能区的公摊面积系数,然后再总结出所有房屋的面积,以此才可以按照比例计算。虽然说计算的过程很麻烦,但是只要掌握了公式,便可以成功计算出结论哦。